详细内容

泰州配电房预防性试验,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服务团队

故障修复后,需通过 “空载测试→带载测试→运行监测” 三步验证,确保设备正常:

空载测试:断开所有负载,合闸电源,检查电压、电流、仪表显示是否正常,无异响 / 异味;

带载测试:逐步投入负载(从 50% 额定负载开始,逐步增至 100%),监测设备温度、电流变化,确认无异常;

运行监测:修复后 24 小时内加强巡检,记录电压、电流、温度数据,确保稳定运行。

人员资质要求

操作人员必须持有 **《高压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》**(有效期 6 年,每 3 年复审 1 次),低压操作需持有《低压电工证》;

新人员需经岗前培训(含设备原理、安全操作),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,禁止无证操作。

配电房维保维修的核心是 “预防为先,规范操作,快速响应”。通过科学的日常维保降低故障概率,通过专业的故障处理缩短停电时间,通过严格的安全规范保障人员与设备安全,才能确保配电房长期稳定运行,为后续用电提供可靠保障。

前置管控:明确人员资质与安全准入

配电房属于高压电气作业环境,人员资质是安全的道防线,需严格符合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》(GB 26860)等规范要求:

持证上岗,定期复审

所有参与维保维修的人员必须持有对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(如高压电工证、低压电工证),且证书在有效期内;

每 3 年需参加证书复审,每年组织 1-2 次电气安全知识考核,确保人员掌握安全标准(如防电弧、绝缘防护等)。

岗前安全交底,明确风险点

每次作业前,由现场负责人(工作票签发人)向全员交底:

本次作业内容(如变压器巡检、断路器维修)、涉及的电压等级(10kV/0.4kV);

已识别的风险(如相邻带电设备、电容残留电荷、潮湿环境漏电);

个人防护用品(PPE)的佩戴要求(如绝缘手套、绝缘靴、安全帽、防电弧服)。

禁止无关人员进入

配电房门口设置 “高压危险,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” 标识,作业期间锁闭房门;

若需外部人员(如监理、检查人员)进入,需由持证人员陪同,且不得触碰任何电气设备。

在线咨询 一键拨号13952014331